優選菜譜
菜譜信息
主料 | |
---|---|
高筋粉:1000克 | |
輔料 | |
鹽:適量 | 豆芽:適量 |
黃瓜:適量 | 醋:適量 |
辣椒油:適量 | 糖:適量 |
做法步驟
1. 豆芽洗凈煮熟,黃瓜洗凈切細絲;面粉加適量水,揉成面團,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后,表面蓋上保鮮膜,靜置2小時。
2. 將手洗凈,將面團放入一個較大的不銹鋼盆中,倒入足夠的清水,蓋過面團;用手搓揉捏擠面團,揉捏10-15分鐘左右。
3. 此時水會變得很混,因為面團中的淀粉溶入了水中。而面團也會變成粘糊糊的棉絮狀模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面筋了。
4. 將面筋取出,渾濁的淀粉水留著備用。
5. 另準備一盆清水,將面筋放入揉搓清洗,水很渾濁后,就將盆中的清水倒至剛才的淀粉水中。
6. 一直洗到面筋放入揉搓后,水依然很清澈為止。
7. 將清洗干凈的面筋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大碗中,上籠屜蒸30分鐘后取出放涼,切成菱形塊。
8. 將淀粉水收集起來,放入冰箱中沉淀3小時。粉漿和清水就會分開,將清水小心的舀出倒去,留下粉漿,攪勻備用。
9. 取一個平底的盆或盤子,抹上薄薄的一層油,倒入一勺粉漿(粉漿剛鋪滿盆底為好),放入燒開的籠屜中蒸2分鐘。
10. 此時盤中的粉漿就會變成涼皮;將盤子取出,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涼開水中,即可將涼皮揭下來。
11. 1如此循環,直到所有的粉漿做成涼皮為止。揭下來的涼皮疊放時,記得表面抹上香油或者色拉油,以防粘結。
12. 1刀上沾水,將涼皮切成細條,加入事先蒸熟的面筋,再依照自己的口味加入豆芽、黃瓜絲、鹽、醋、辣椒油和糖,拌勻即可開吃。
簡要介紹
秦鎮米皮用當地出產的一種秈米制成,制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漿和蒸制。師傅當著顧客的面,用一把幾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張的米皮切成細條,拌上特制的辣椒油、醋和鹽,加上芹菜丁和豆芽、黃瓜絲等小菜,一碗碗看來紅通通、吃來“筋、薄、細、軟”、涼爽可口的秦鎮米皮就可以上桌食用了。
長期以來,在關中地區流傳著“乾州的鍋盔岐山的面,秦鎮的皮子繞長安”的俗語?梢,秦鎮米皮很早以前就與乾州鍋盔、岐山臊子面齊名為關中地區三大著名面食。
秦鎮即秦渡鎮,位于西安戶縣灃河西岸,這里曾是西周的京畿之地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盛產優質稻谷。用這里出產的稻谷磨漿制成的米面皮子,以色白光潤、筋薄細軟、柔韌爽口而著稱。
清代,秦鎮街上就有許多家專營米皮的店鋪,就其品質而言,較有名氣的要數藥王樓下的“皮鋪子趙家”“孟記廣生堂米皮”河城隍廟前的“禿雁娃皮子”了。改革開放后,秦鎮涌現出了三四十家經營米皮的店家,家家生意紅火,還出現了米皮培訓中心,主要為外地培訓米皮制作人才。
清德宗光緒八年(1885年),孟氏諱大田先生拜任厚德飯館孔師傅為師學習涼皮制作和黃酒釀造技術,清德宗光緒十一年(1885)孟記廣生堂米皮店在秦鎮藥王樓開設涼皮專門店和廣生堂黃酒檔口,以涼皮優質上乘,用料考究上乘,口感上乘,黃酒香甜爽口,享譽周至、戶縣、長安(西安)。以三個上乘為中心,現已經傳承第四代。
20世紀末,“皮鋪子趙家”在其第三代傳人、年以八旬的趙克寬老人的指導下,繼承了老輩的經營特色,嚴格選擇主料,所用調料考究,菜碼兒要用水焯,食醋要兌水后使用,以免皮子斷節,過往游客不但就地品嘗秦鎮皮子,且有用荷葉包裝皮子帶回去與家人共同分享。
秦鎮的米面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制作很講究,辣椒面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復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紅,越熬越亮。秦鎮人自稱他們制作辣椒油的方法是別人學不去的,所以秦鎮米面皮的味道別人也就無法相比。秦鎮米面皮和漢中米面皮的區別主要在軟硬和調料上,秦鎮的米面皮比漢中米面皮要稍硬,更適合一些年輕人、中年人。在西安,秦鎮米面皮經營者也很多,有小攤小店經營的,更有開大店經營的。
主要特點
秦鎮米皮用產于戶縣灃河西岸的稻谷制作,皮子質量上乘。調食時,配以綠的菜、油潑辣子、芝麻醬、芥末、蒜泥、醬油、香醋、味精等調料,吃起來酸、辣、筋、爽、涼,別有一番風味。
特點:色白、光潤、皮薄、細軟、柔韌,吃起來酸、辣、筋、爽、涼,別有一番風味。秦鎮大米面皮為秦代初創,雖后經戰亂,災荒等原因仍然流傳至今。孟氏諱大田先生拜任厚德飯館孔師傅為師,清光緒十一年(1885)孟記廣生堂米皮店在秦鎮藥王樓開設涼皮專門店,至今已經第四代。以涼皮優質,口感上乘,享譽周至、戶縣、長安。
制作方法
制作秦鎮米皮,要掌握好淘米、蒸制、調味三個環節,其中蒸制、調味最為關鍵。具體地,先將大米淘洗干凈,放涼水中浸泡一至兩天,撈入石磨中,徐徐加水磨成米漿,加入精鹽攪勻,用沸水燙開,再加涼水制成弄米漿,把干凈濕布鋪在籠上,攤上米漿約0.66厘米厚,抹平,上籠用旺火蒸約十分鐘即熟,取出晾涼,每張抹上菜油少許摞起。食用時,用近1米長、20厘米寬、重約5千克的專用大鍘刀(純手工打制)。吃時按需要量分別調味,放入用開水焯過的綠豆芽、黃豆芽,配以味精、蒜泥、醬油、精鹽,特別還有香醋和辣椒油。調制好的米皮,白中透紅,紅里透香,紅艷艷,香噴噴,薄而細,筋而柔,軟而嫩,爽而涼,非常美味。
營養分析
精米中含有人體必需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與大豆相比賴氨酸、蘇氨酸 等在稻谷中含量豐富。且各種氨基酸的比值接近人體的需要,常食之對身體有滋補作用。
豆芽在生芽的過程中,經過水解作用,使豆中的植酸降解,使更多的鈣、磷、鐵等無機鹽釋放出來,增加了無機鹽的吸收利用率 。生芽過程中維生素變化較大,如胡蘿卜素增加2~3倍,硫胺素增加2~4倍,維生素C從零增至每100g豆芽含4~8mg。生芽過程中使胰蛋白酶抑制素、棉子糖、鼠李糖等不利人體吸收的物質被除去,提高了蛋白質的利用率。
黃瓜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及鹽酸等營養素。除此之外黃瓜中所含的丙醇二 酸,有抑制糖類物質在體內轉化為脂肪的作用,因而肥胖癥、高血脂癥、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常吃黃瓜既可以減肥、降血脂 、降血壓、又可使體形健美、身體康復。
相關典故
相傳,秦始皇在位時,有一年關中大旱,灃河缺水,戶縣秦鎮一帶稻子干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還催逼納貢大米,坑得大家無法,只好在田里挖井澆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長出了稻穗?墒崭詈,碾出的大米又小又干巴,根本沒法向皇帝納貢。大家正在發愁的時候,有個叫李十二的,用這種米碾成米面,蒸出了面皮,大家吃后,個個稱奇。于是,李十二帶著面皮,和納貢的人來到咸陽。秦始皇見貢米又少又差,傳旨問罪,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雖差,卻能制出佳肴,今奉上面皮,望萬歲御品!鼻厥蓟食粤嗣嫫,其味甚美,頗感稀奇。這才赦了眾人之罪,并讓李十二天天蒸上幾張面皮供他食用。
后來,李十二在某一年的正月二十三去世。秦鎮一帶的人們為紀念他,在這天總要蒸些面皮。這種蒸面皮一直延續到今天,成了戶縣秦鎮馳名的小吃。